很多實驗室都在使用顯微鏡,但對顯微鏡的相關專業知識并不了解,只是知道怎么去操作,但對于一些具體細節方面可能都不怎么清楚,下面就結合20年從業工程師及查閱相關質量為大家介紹下金相顯微鏡數碼目鏡倍數。
首先在計算金相數碼顯微鏡放大倍數時,需物鏡的放大倍數與目鏡的放大倍數的相乘可得出,這是因為顯微鏡是由一個透鏡或幾個透鏡的組合構成的一種光學儀器,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體成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儀器。分光學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如45°金相顯微鏡就屬于電子顯微鏡。其是在1590年由荷蘭的詹森父子所首創。
倒置金相顯微鏡一般有視鏡和鏡頭兩塊鏡片,兩者都會標稱倍數的,相乘后就是實際放大倍數。一般一個顯微鏡有3-4個鏡頭和3-4個可換視鏡。如45°金相顯微鏡目鏡,其裝在鏡筒的上端,通常備有2-3個,上面刻有5×、10×或15×符號以表示其放大倍數,一般裝的是10×的目鏡。而物鏡裝在鏡筒下端的旋轉器上,一般有3-4個物鏡,其中最短的刻有10×符號的為低倍鏡,較長的刻有40×符號的為高倍鏡,最長的刻有100×符號的為油鏡,此外,在高倍鏡和油鏡上還常加有一圈不同顏色的線,以示區別。
企業可進一步咨詢倒置金相顯微鏡的問題,20年實戰經驗工程師在線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