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使用暗視野顯微鏡觀察標本時為什么要用強照明光源呢?這是一些采購者在初次采購使用時經常會產生的疑惑,下面從暗視野顯微鏡結構原理等為大家詳細分析下此問題。
暗視野顯微鏡的聚光鏡中央有當光片,使照明光線不直接進人物鏡,只允許被標本反射和衍射的光線進入物鏡,因而暗視野顯微鏡的成像視野的背景是黑的,物體的邊緣是亮的。并且在原理上暗視野顯微鏡是利用丁達爾(Tyndall)光學效應的原理,在普通光學顯微鏡的結構基礎上改造而成的。暗視野聚光器,使光源的中央光束被阻擋.不能由下而上地通過標本進入物鏡。從而使光改變途徑,傾斜地照射在觀察的標本上,標本遇光發生反射或散射,散射的光線投入物鏡內, 因而整個視野是黑暗的。由于在黑色背景下觀察亮的物體總是比在相反條件下所看到的圖像更清晰,因此暗視野顯微鏡更適于觀察未染色或難于染色的微生物標本,同時也適用于觀察微生物的外部輪廓以及判斷細胞的運動性。暗視野顯微鏡的分辨能力也比明視野顯微鏡要高得多。因此其更適合觀察難于染色的微生物標本。
而對于要求暗視野顯微鏡標本觀察觀察清晰的采購人員而言,除根據自身的企業領域及操作習慣挑選適合自己的金相顯微鏡,還有影響觀察清晰度的光學結構系統,其負責將觀察物體結果不斷折射放大至觀察者眼中,分為有限遠系統和無限遠系統,其中采用無限遠光學系統的金相顯微鏡觀察較清晰,其利用物體的平行光束進入成像透鏡,由成像透鏡形成中間像。根據平行可無法放大延長原理,在觀察清晰度和成像效果上更加優質,甚至在多數學家之間一直存在著“無限遠校正光學系統是理想的顯微鏡光學系統”這一說法。并且此光學系統采用同軸垂直照明系統,很好的消除了雜散光,從而大大提高成像的對比度(襯度)和清晰度。搭配測量軟件,滿足厚度的測量、金相分析軟件可對材料情況進行有效的分析。
以上就是博越工程師給出的暗視野顯微鏡觀察標本相關解答,如果您還有其它問題,如用于元素檢測的金相光學顯微鏡的問題可進一步咨詢,20年實戰經驗工程師在線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