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相顯微鏡(MetallographicMicroscope)是觀察金屬材料內部顯微鏡組織的重要光學儀器,隨著集合光學、物理光學的發展及科學研究的需要,金相顯微鏡日趨完善。普通金相顯微鏡(包括明視場、暗視場攝影裝置)結構較簡單,在工廠生產檢驗和學校教學實驗中廣泛應用。具有特殊附件的多功能多用途的高級金相顯微鏡(包括偏光、干涉、相襯、微差干涉襯度裝置以及高溫顯微鏡等)在開發新材料方面,也得到普遍應用。那么金相顯微鏡的放大原理是怎樣的呢?
金相顯微鏡的構造原理,其基本部件明視場裝置,由放大、照明和機械框架三部分組成,顯微鏡靠近樣品的一組透鏡為物鏡,靠近人眼觀察的一組透鏡為目鏡。物鏡和目鏡是顯微鏡放大系統的主要部件。金相顯微鏡放大原理上,放大原理:根據集合光學,顯微鏡的放大原理如圖所示,物體AB置于物鏡的前焦點F1外,在物鏡的另一側形成一個倒立放大實像A'B',當實像A'B'位于目鏡前焦點F2以內時,則目鏡又使映像A'B'放大,得到A'B'的正立虛像A"B"。A"B"是經過物鏡、目鏡兩次放大后得到的,其放大倍數應為物鏡放大倍數與目鏡放大倍數的乘積,放大倍數M為:M=M物XM目=(Δ/f1)X(Δ/f2)。式中,M物是物鏡的放大倍數;M目視目鏡的放大倍數;f1是物鏡的前焦距;f2是目鏡的前焦距;Δ是顯微鏡的光學鏡筒長度;D是人眼的明視距離。
金相顯微鏡的放大原理下,放大鏡是zui簡單的一種光學儀器,它實際上是一塊會聚透鏡(凸透鏡),利用它就可以將物體放大。但金相顯微鏡不像放大鏡那樣由單個透鏡組成,而是由兩組透鏡組成。靠近所觀察試樣的透鏡叫做物鏡,而靠近眼睛的透鏡叫做目鏡。借助物鏡與目鏡的兩次放大,就能將物體放大到很高倍數(1000倍)。 金相顯微鏡總的放大倍數應為物鏡與目鏡放大倍數的乘積,即:M總=M物ХM目放大倍數用符號“Х”表示,例如物鏡放大倍數為25Х,目鏡放大倍數為10Х,則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為25Х10=250Х。顯微鏡的主要放大倍數通過物鏡來保證,物鏡的zui高放大倍數可達100Х,目鏡的放大倍數可達25Х。放大倍數均分別標注在物鏡與目鏡上。在使用顯微鏡觀察試樣時,應根據其組織的粗細情況,選擇適當的放大倍數。以細節部分觀察得清晰為準。
以上內容就是對金相顯微鏡的放大原理的介紹了,如需了解更多詳情,也可自己電話咨詢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