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相顯微鏡修理前,要了解說明書、技術檢驗要求、光學系統圖、部件裝配圖等有關資料,以掌握進行顯微鏡的技術要求,拆卸程序,調校方法及檢驗手段。拆卸每一部件,要注意了解它的作用原理。同時,準備好檢驗用的儀器及拆卸時所需的特殊工具。在沒有資料或資料不足的情況下,可在拆卸過程中逐步繪制出它的光學系統草圖、結構草圖等。
光學零部件和精密機件的拆卸和清洗,需在清潔而濕度不大的房間內進行。兩者應有門隔開。清洗光學件的房間要求環境、空氣干凈,盡量避免灰塵的侵入。拆卸零件時,要針對被拆件的形狀選擇合適的工具,并且工具的硬度和韌性都要良好。在無適用工具的情況下,應按被拆件形狀尺寸制好工具后再拆。零件連接處若有銹污造成拆卸困難時,可在銹污處滴上煤油浸潤,經一段時間后再拆。
拆卸零件時,要注意有無隱蔽的螺釘、定位銷釘等,以免損壞或造成拆卸困難;精密零件、光學零件拆下后要注意妥善放置。如精密刻微尺、分劃板等要覆蓋防塵及避免碰撞。反射鏡、折光鏡、鏡片表面膜層要防止被手污染;光學零件的固定,壓力要適當,以防變形。支承面要注意清潔平整,壓力點必須在支撐點上。光學件的螺紋壓圈、壓板不要上得太緊,以剛能將光學零件固定但又不松動為好;與光學零件接觸的有關金屬機械零件,要用汽油清洗干凈,待干燥后才裝配;為了避免拆卸透鏡部件時把次序和正反面搞錯,在拆卸時應在透鏡邊緣上做標記;在光路中,凡是發黑件、涂無光黑漆件發生脫色和漆層脫落,在修理時應重新涂上;光學裝置中原有的密封部位,修理時仍須做密封處理。如內部裝有防潮、防霉物品,應烘干或更換;拆裝光學部件時,如認為修理后不易裝復原位,可用鋼針在聯結面處做些標記,這樣對光學系統的恢復或調整都比較方便。
以上就是金相顯微鏡修理時的介紹,如果你還有其他的疑問,可以來電咨詢博越儀器,20年實戰經驗工程師在線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