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相顯微鏡可以觀察非金屬夾雜物嗎?答案是肯定的。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非金屬夾雜物在金相顯微鏡下的主要特性有哪些。
1.非金屬夾雜物的形態分布。很多夾雜物具有特定外形,這種特定的外形和分布方式與夾雜物的類型、來源有關。夾雜物若形成時間早,并以固態出現在鋼液中,一半多具有一定的幾何形態;夾雜物若以液態的第二相存在鋼液中,由于表面張力的作用多呈球狀;若夾雜物形成較晚,則多沿晶界分布。按夾雜物與晶界浸潤情況不同,夾雜物或呈顆粒形,或呈薄膜狀等。此外,金屬材料中往往是多種夾雜物共存,它們在冷凝過程中相互影響,形成幾種夾雜物的固熔體或機械混合物。2.夾雜物的光學特性。夾雜物的光學特性是指它對光的反射能力,自身的透明及色彩,是否具有光學各向異性效應及對光的干涉效應等,這是利用光學顯微鏡鑒定夾雜物的重要手段。3.夾雜物的力學性質。這里說的力學性質包括硬度蘇醒變形能力及拋光性。對各類夾雜物的力學性質差異的研究,不僅可以分析夾雜物對質量的影響,而且也是堅定夾雜物類型的輔助手段,關于夾雜物的硬度可由顯微鏡硬度計測定。夾雜物的塑性變形能力,直接影響壓力加工后夾雜物的形狀、分布和與金屬基體的聯結情況,從而影響夾雜能力所能引起的應力集中程度。夾雜物的力學行為與材料質量有密切關系,這正是生產檢驗中按夾雜物塑性及分布特性分類評定的原因所在。此外,金屬磨面上的拋光性能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估計夾雜物的硬度和脆性,如硬而脆的夾雜物易于剝落, 或高出磨面,有時會在磨面上留下狀若“彗星尾”的擦傷痕。4.夾雜物的化學性質。根據化學穩定性鑒定夾雜物的方法為化學浸蝕法。即用各種化學試劑在一定時間和溫度下對樣品拋光面進行浸蝕,考查夾雜物受選定浸蝕劑的作用所發生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