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視野顯微鏡是利用丁達爾效應的一種檢測設備,當一束光線透過黑暗的房間,從垂直于入射光的方向可以觀察到空氣里出現的一條光亮的灰塵“通路”,無物體時,視野暗黑不可能觀察到任何物體,而當有物體時,以物體衍射回的光與散射光等在暗的背景中明亮可見。因此暗視野顯微鏡使用方法也與普通顯微鏡使用方式不同。
基于暗視野顯微鏡的原理開發的顯微鏡在操作時,選厚薄在1.0~1.2 mm 的干凈載玻片一塊,滴上釀酒酵母懸液,加蓋玻片調節聚光鏡光圈,直到光源的光圈孔調至最大。在聚光器上放一大滴香柏油,將標本置載物臺上,旋上聚光器使油與載玻片接觸(不能有氣泡發生)。在將制作好的細菌懸滴標本片置于載物臺上,上升聚光器至頂部使油與載玻片接觸。
然后暗視野顯微鏡的放大光源,進行聚光器光軸調節及調焦。用10倍的物鏡找到被檢物像,關小聚光器虹彩光圈至可在視野中看到視場光闌的輪廓,再上下緩慢調整聚光器,這樣會使視場光闌的像變得清晰,如視場光闌不在場中央,利用聚光器外側 的兩個調節鈕進行調整,當亮光點調到場中央后,再將其開大,即可進行觀察。
以上就是關于暗視野顯微鏡使用方法的相關介紹,如果您還想了解其它方面的金相光學顯微鏡解讀,可以持續關注我們的更新,或者直接來電咨詢,20年實戰經驗工程師在線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