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紅外光譜分析儀的研發是 90 年代開始的,以發展最快、最引人注目的分析技術引人注目,其優勢在于樣品無須預處理可直接測量,近紅外光譜測量方式有透射、反射和漫反射多種形式,適合測量液體、固體和漿狀等形式的樣品,因此,用途很廣。那近紅外光譜分析儀如何更好的使用呢?
近紅外光譜分析儀在檢測時無須對樣品進行任何預處理,如汽油可直接倒入測量杯中或將光纖探頭直接插入汽油中進行測量,操作非常方便,幾秒鐘內完成光譜掃描。如1978年美國和加大就采用近紅外法作為分析小麥蛋白質的標準方法, 1998 年美國材料試驗學會制訂了近紅外光譜測定多元醇(聚亞安酯原材料)中羥值含量的ASTM D6342 標準方法。2003年,在我國也正式實施了近紅外光譜方法測定飼料中水分、粗蛋白質、粗纖維、粗脂肪、賴氨酸、蛋氨酸的國家標準 GB/T 188682002。
近紅外光譜分析儀內部有一重要設備:光源,其是將樣品由固態變成氣態,其中一部份元素激發而發射光譜,而這些氣態的樣品又不斷地向四周擴散,分析間隙的氣態樣品也在不斷更新,以求達到一個動態平衡,當火花光譜分析儀光源激發一定時間后,蒸氣云中待測元素濃度增大,只有蒸氣云中濃度足夠大,才能得到大的光電信號。因此光源的性能如何,直接影響到儀器測定數據的好壞,而這也是大家在采購時需要注意的問題。
以上就是關于近紅外光譜分析儀的相關介紹,如果您還想了解這方面的光譜分析儀的解讀,可以持續關注我們的更新,或者直接來電咨詢,20年實戰經驗工程師在線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