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屬,是指密度大于4.5g/cm3的金屬,包括金、銀、銅、鐵、汞、鉛、鎘等,如鎘元素就大量在電鍍、采礦、冶煉、染料、電池和化學工業等排放的廢水中,不進行處理就會造成重大的影響。如2013年湖南稻米被查出鎘含量超標,“鎘米危機”的出現,對社會造成巨大的危害。因此隨著科技的進步,開始使用重金屬元素含量分析儀進行檢測。
現代重金屬元素含量分析儀避免傳統化學檢測方式,采用光學檢測方式。不但具備分析靈敏度高、性能穩定、結果可靠等諸多優點,有成為當前檢測土壤環境樣品中砷含量的常規儀器。可以有效的在被重金屬污染土壤重點地區進行抽樣調查分析,從而制定可行的正確解決方案。那其是如何實現檢測精準呢?
重金屬元素含量分析儀原理是技術就是當能量高于原子內層電子結合能的高能X射線與原子發生碰撞時,驅逐一個內層電子從而出現一個空穴,使整個原子體系處于不穩定的狀態,當較外層的電子躍遷到空穴時,產生一次光電子,擊出的光子可能再次被吸收而逐出較外層的另一個次級光電子,發生俄歇效應,亦稱次級光電效應或無輻射效應。而根據此原理研發的元素分析儀因為其原子發生碰撞的時間不同,造成檢測速度會有誤差,如ip-5000元素分析儀采用進口核心檢測系統,靠近被檢測材料一鍵激發3秒得結果。
因此像ip-5000這類新型元素分析儀采用進口無損感光線路設計,相比較國內的感光線路,因為在元素光譜分析儀及重金屬元素含量分析儀的研發上較早,技術較國產更成熟些,不但檢測速度可達3秒出結果,并且采用光譜檢測感光線路設計,能夠對材料無損檢測,無需擔心檢測會影響二次銷售。